在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前,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军队,编成了12个野战步兵纵队,总共包括36个步兵师。然而,这12个纵队的实力差距较大。总的来说,早期成立且主力较强的第1、第2、第3、第4、第6纵队最为强大。其次是1947年夏秋期间组建的第7、第8、第9、第10纵队。而后期在1948年才成立的第5、第11、第12纵队,整体实力相对较弱。
尤其是第11纵队,它由冀察热辽军区下属的独立第1、第2、第3师组成,兵力和装备相对较差。由于成立较晚,第11纵队缺乏大规模正规战争的经验。尽管如此,这个新成立的纵队在辽沈战役初期依然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,特别是在北宁线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在随后阻击国民党军东进兵团的过程中,保护了锦州的解放。
大家对塔山阻击战都很熟悉,实际上,这场战斗主要由第4纵队主打,而第11纵队则在西侧山地上为其提供了支持。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的是,在1948年10月下旬,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转移至辽西,围歼廖耀湘兵团时,葫芦岛地区的东进兵团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,目标直指第11纵队的第33师阵地。这一战斗被称为沙河营阻击战。
展开剩余66%为了发起这次进攻,国民党军调来了大量兵力,其中包括从山东调来的第39军第103师和第147师,以及第54军的第198师和第62军的第157师,后者还加强了炮兵配备。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第157师参加过此前的塔山作战外,其他三个师并未实际参战。其中,第103师和第198师是国民党军在1945年配备的美械师,战斗力极强。面对这4个精锐师的进攻,第11纵队的第33师,虽然刚刚升级,并且战斗力尚未完全恢复,仍需承受巨大的压力。
事实上,第33师在经历了北宁线的战斗后,人员和战力都出现了损失,这使得面对国民党军的猛烈攻击时,伤亡惨重。周仁杰,时任第33师师长,在回忆中提到,阻击战中该师伤亡了1500多人,但也击毙或重伤敌人1800余人。虽然从伤亡比例看,双方接近,但考虑到第33师是一个刚升格的新师,而且并未满员,在面对两支美械师和其他两支国民党精锐部队时,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,实属不易。
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,时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的罗荣桓亲自打电话到前线,关心战况。这场阻击战的胜利,不仅是第33师的一次巨大胜利,也让第11纵队在辽沈战役中的地位大大提升。当战斗结束,第11纵队随即准备执行入关任务,并获得了特殊的待遇。
在东北野战军的12个纵队和36个步兵师之外,还有18个独立师。这些独立师在部队入关时,为每个纵队配备了额外的一个独立师,使得纵队的兵力从原来的三师制增加为四师制。值得一提的是,第11纵队不仅得到了一个独立师,还额外得到了另一个独立师。这使得第11纵队的总兵力达到了五个师。冀察热辽军区的独立第8师并入了第33师(即第144师),而独立第6师则成为了第161师,并加入了第11纵队。至此,第11纵队的编制和兵力得到了大幅加强,进一步增强了其作战能力。
总结来说,辽沈战役结束后,第11纵队的编制虽然依然是四个师,但其实际作战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水平,这一点在战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配资-配资门户网址-炒股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