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明朝崇祯年间,长乐镇有一位名叫曹远的男子,他生于贫寒之家,从小便没有机会接受过学识的教育。曹远自幼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,几乎每次镇上有说书先生讲故事时,他都会早早赶到听。正是通过这些故事,曹远逐渐懂得了许多人际关系的智慧,尽管他并不懂得如何在现实中应用这些道理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他逐渐成了镇上最热衷于听故事的人之一。
二十五岁那年,曹远仍在饭店当小二,生活的窘迫让他对未来感到迷茫。某天,他在饭店见到两个富家公子因为一个貌美的女子而争吵不休。最终,口才较差的王姓少爷被赵姓少爷压制,气愤地离开了,留下了女子和赵少爷一同离去。曹远被两人激烈的争执吸引,居然忘了自己手中的托盘,差点被掌柜的发现。因而,他再次受到了掌柜的训斥。
这已经不是曹远第一次挨骂了,然而,这一次,事情有了转机。在掌柜的一巴掌下,曹远的怒火彻底爆发,他狠狠地甩掉托盘,转身离开了饭店,连工钱也没再要。从那一刻起,曹远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极度的失望。他开始意识到,自己作为一个堂堂七尺男儿,过着如此卑微的生活实在太窝里横,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,找一条能赚大钱的路走。
展开剩余74%他无钱无势,只能漫无目的地在街头徘徊,寻求机会。然而,凭他一身的寒酸模样,谁愿意给他工作呢?一天,他已经饿了好几天的曹远无奈地去找一些零工做,填饱肚子再说。走了好几家铺子,他都被拒之门外,直到他来到了一家米铺,才看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。正是前几天在饭店与赵少爷争风吃醋的王姓少爷。
曹远试图与王少爷搭话,但王少爷的家丁看曹远邋遢的样子,便挥起扁担准备将他赶走。曹远急忙大喊道:“王少爷,我知道你受了委屈,我可以帮你出头!”这话让王少爷怒不可遏,心中虽然烦闷,但还不至于丧失理智,他反而觉得,像曹远这样一个贫贱的乞丐,能帮他什么呢?他命人狠狠地将曹远打一顿,并将他扔了出去。
然而,曹远在被打得遍体鳞伤后,仍然没有求饶,而是平静地说道:“王少爷,您贵为名门之后,不该与赵少爷结下深仇,但我不过是个无依无靠的小人,若您愿意,我倒可以帮您报仇。”王少爷听到这番话,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,他没想到一个被打成这样的人居然还能如此冷静,而且如此低声下气地提出条件。于是,他放慢了动作,问:“你就凭你一个人,敢去动赵少爷?”
曹远吐了一口血,回答道:“赵少爷出门必定带上打手,他总会有一刻是孤身的。我知道他常去怡春楼,而那里他是无法带着随扈的!”王少爷顿时被曹远的胆识打动了,便答应了他的提议。曹远提出,只要他承受一顿板子,并且拿到王家的物件到官府去“投案”,他便可以帮王少爷实现这个复仇的愿望。
几天后,曹远被送到官府,挨了几鞭子,而王少爷则借机让他得到了些许资金作为报酬。养伤数日后,曹远开始频繁接触富家公子,帮他们出气,成为了一名职业“打手”。他凭着这份不正当的事业,渐渐地积累了不少财富,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为富豪们服务的帮派,替他们解决棘手问题。十年光阴,曹远的兄弟会日渐壮大,财富如流水般积累。
然而,随着时间的流逝,曹远渐渐发现,自己越来越厌恶那些与自己一起的流氓兄弟。他心中不禁产生了对这种生活的厌倦,觉得自己如今的荣耀并不完全属于自己,甚至是这些地痞流氓带来的。但他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野心,决定进一步谋取更大的利益。
某天,曹远带着他的兄弟们来到怡春楼,他独自一人悄悄换了衣服溜出,趁机拿走了他们所有的积蓄。然后,他雇车远走高飞,最终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崂山镇,买下了一处大宅,打算过上安逸的生活。他在这里做了不少善事,捐助贫民,买下富人的旧衣物送给贫困家庭,渐渐成为了当地的知名慈善家。
曹远娶了一个妻子和几房妾室,但他的心并未完全安定。妻妾们频繁怀孕,却总是生下无能的孩子,曹远心中难免焦虑。最终,他将其中的一个智力低下的儿子曹多乐隔离开来,不让任何人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。曹远认为自己是凭借聪明才智从贫困中脱颖而出的,而这个孩子的愚笨完全是母亲胡氏的原因。
就在曹远以为自己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,妻妾们的一系列阴谋逐渐将他置于困境。曹远发现,自己曾经为他们做的事竟然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个残废,妻妾们联合起来,逐渐侵占了他的家产和生意。他孤独一人,身心俱疲,回想起曾经的种种,心中满是悔恼。
他拖着瘸腿,回到了长乐镇,开始编织谎言,试图向昔日的兄弟解释当年的背叛。然而,旧日的兄弟们对他的解释毫不在意,甚至视他为“英雄”,为他重新拉开了新的道路。曹远再度带着他们踏上了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的征程。但命运似乎总在捉弄他,最终,他落得个众叛亲离、身无分文的结局。
十年后,曹远早已成为一段传奇,他的故事成了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,而那位曾经引以为傲的“聪明人”,最终也被命运狠狠地反噬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盛配资-配资门户网址-炒股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