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万字离职信当事人独家回应:火了是意外,无法放弃救公司
近日,阿里巴巴前员工元安(花名)的万字离职信《愿你跨世纪》在互联网掀起巨浪。这封直指阿里“大公司病”的内部长文,不仅获得创始人马云在内网的公开回应,更引发全网对互联网巨头转型困境的热议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,元安在接受独家采访时坦言:“写信初心是为公司好,火了纯属意外,但既然问题被看见,我就不会放弃拯救它的可能。”
离职信意外走红:从内网共鸣到全网热议
元安的万字长文最初仅在阿里内网发布,却因马云的一句“写得很好”迅速破圈。这位在阿里工作15年的老员工,以钉钉产研负责人的身份,用数据与案例勾勒出阿里自2017年起的增长乏力:饿了么、优酷等外部收购案未达预期,内部创新项目脱离电商主业,官僚主义导致决策效率低下,甚至直言“客户第一”沦为“老板第一”,“团队合作”异化为“胜者为王”。
展开剩余64%“我本想低调提建议,没想到马老师回复后,连新西兰的朋友都来问我。”元安在视频号回应中无奈笑道。他强调,自己并非高管,也未实现“财富自由”,选择离职是为探索新生活,但“看到公司迷失方向,忍不住要说真话”。
直指核心病灶:价值观让位于KPI的制度性蜕变
在元安看来,阿里的困境本质是“价值观让位于KPI的制度性蜕变”。他列举三大病灶:
战略摇摆与收购失败:过度依赖数据运营,忽视长期价值。如饿了么从行业领先沦为追赶者,口碑、Lazada等整合失利,暴露急功近利心态。
管理官僚化:职级通胀导致“水货P8/P9”泛滥,361绩效制度(30%优秀、60%合格、10%淘汰)激化内部竞争,协作成本飙升。
价值观稀释:早期“客户第一”演变为“老板第一”,员工从“为社会解决问题”转向追逐薪资、股票,工牌从“品德认证”沦为“高收入证明”。
这些批评并非空穴来风。2021年阿里女员工维权事件、2023年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等节点,均暴露出阿里在企业文化与市场应变上的滞后。
尽管已离职,元安仍未放弃“救公司”。他在信中提出七条改革建议,包括修复价值观、重整HR体系、公开职级与绩效标准、削减冗余业务等。这些建议与阿里CEO吴泳铭2025年提出的“聚焦电商与AI+云”战略不谋而合,更暗合马云近年三次内网发声呼吁的“直面问题、直面未来”。
“变革已开始,但组织重生远比战略调整艰难。”元安以字节跳动、京东等巨头为例,指出中国互联网正集体遭遇“平庸化危机”。他呼吁:“当增长神话破灭,回归价值创造才是唯一出路。”
移居新西兰的元安,在回应中多次强调“焦虑”。他比喻:“焦虑下的一桌盛宴,不如愉悦下的一片面包。”但谈及阿里,他仍难掩深情:“马老师的回复让我看到改变的希望。阿里是有温度的企业,只要直面问题,依然可以重构愿景。”
对于未来,元安表示暂无运营自媒体计划,但会持续关注行业动态。“如果我的批评能推动阿里乃至整个行业反思‘大公司病’,这或许比任何职位都更有意义。”
元安的万字长文,如同一枚投入深水的炸弹,炸开了互联网巨头光鲜表象下的暗流。当增长红利褪去,如何平衡规模与创新、效率与价值观,成为所有大厂的必答题。而元安的选择,恰似一面镜子:真正的热爱,不是在盛宴时狂欢,而是在危机中坚守。
发布于:上海市鼎盛配资-配资门户网址-炒股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