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有个朋友告诉我,他爸突然胸口剧痛,紧急掏出一盒丹参滴丸就咽了下去,说是“老中医的妙方”,还信誓旦旦地说“多亏了这丸子”。听完我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——你以为心梗是堵车,丹参是交通警察啊?
图片
其实很多人对心肌梗死这件事的理解,仍停留在“含片一吃、丸子一吞”的层面。我得好好和大家唠唠这个话题,尤其是“突发心梗到底该不该吃丹参滴丸”这事,今天咱就来认真掰扯掰扯。
首先我们要明白,心肌梗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“心跳加快”或“气短胸闷”,而是因为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被血栓堵住了,血液供不上,心肌细胞就会迅速坏死。这个过程快得惊人,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突发胸痛、胸闷、出冷汗这些典型表现,特别是持续超过15分钟以上的,一定要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。这个时候再犹豫、再“试试看”,就是在拿生命做赌注。
图片
那丹参滴丸有没有用?这个问题我得分两头说。丹参确实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,特别是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、轻度冠心病患者中,有一定的改善微循环和扩张血管的作用。可问题是,急性心梗不是慢性病发作,不是“循环不好”,而是“血管堵死了”。
慢性心绞痛像是水管锈了,水流小——丹参也许能“润滑一下”;而心梗是水管突然卡死了,水一点都不流了,你这时候再去“润滑”,不是白搭吗?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常说,丹参滴丸在急性心梗面前,真的是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
那心梗发作时到底该怎么办?别慌,咱们接着说。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——第一时间拨打120,争分夺秒送医抢救。这不是口号,而是每一个“黄金救命10分钟”的真实写照。很多人等着“症状缓解”,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图片
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,如果条件允许,患者又没有禁忌症,可以让他含服300毫克的阿司匹林,再嚼服一片硝酸甘油。这两个药,一个抗血小板、一个扩张血管,是目前公认的心梗急救首选药物。这才是真正的“急救黄金搭档”。
注意,这里说的是“如果条件允许”。比如阿司匹林过敏、胃出血病史、低血压休克状态,都不适合随便吃药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“拨打120”更重要,因为专业的判断和处理,永远不是靠家里囤的几盒药能替代的。
有些人可能会问:那丹参滴丸有没有一点用?是不是吃了至少不会更糟?这可不好说。虽然丹参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少,但在真正的心梗急性期,误以为靠它能“稳住”,反而延误了抢救时机,那就不是“无害”这么简单了。
图片
现实中,确实有过这样的案例。一位50多岁的出租司机,突发剧烈胸痛,自己含了三粒丹参滴丸,坚持开车去医院,结果在急诊大厅倒下,送进ICU抢救了整整三天才脱险。医生叹气说,如果他第一时间叫救护车、服用了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,情况可能就不会这么严重。
这也反映出一个普遍问题:我们太习惯依赖“老经验”,而忽略了现代医学的科学依据。讲究的是证据和机制,不是“传说”和“口碑”。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是血栓,是缺血,是心肌坏死,不是“气不顺”或者“火气大”。
我不是说中医药没用,丹参在一些慢性疾病调养中,仍有其独特的价值。它能改善血液流变性,促进微循环,对某些慢性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症状缓解,是有帮助的。但这跟急性心梗现场自救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图片
我还想提醒大家一个常被忽略的点:不是所有心梗都“疼得要命”。有些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,可能出现的是乏力、恶心、出虚汗,甚至像胃痛一样的症状。这种“无痛性心梗”尤其危险,因为它更容易被忽视,错过抢救时机。
除了知道该吃什么药、不该吃什么药,更重要的是识别心梗的“伪装”。我们不能只靠“疼不疼”来判断,而要关注平时的体检、心电图、血脂血糖等指标,建立自己的“心脏健康画像”。
说到这,有人会问,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该随身带着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?这也不现实。这两种药虽然是急救关键,但也不能乱吃乱带。
图片
比如硝酸甘油对低血压的人来说可能会引发晕厥,而阿司匹林对胃不好的人也可能造成胃出血。所以更合理的做法,是心血管病高危人群,在医生指导下“备药”,而不是全民“人手一盒”。
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?有几个指标可以参考:年龄超过55岁、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吸烟史、家族中有早发心脏病患者,这些人群都属于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。如果你符合两项以上,建议你认真考虑去心内科做个评估。
说到底,我们要做的不是在“突发事件”中慌乱应对,而是平时就做好准备。定期体检、控制三高、戒烟限酒、保持运动,才是真正的“防患于未然”。别等到有一天胸口一闷,才想起“我是不是该吃点丹参滴丸”。
图片
对于很多人来说,心肌梗死听起来“离自己很远”,但它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。中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死于心梗,而真正被及时送医、获得有效治疗的人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。
别被电视剧里演的误导了,心梗发作不是“捂着胸口倒下就完”,而是一个可以“争取时间、争取生机”的过程。只要方法得当,哪怕是严重的前壁梗死,也有很大可能康复。问题就在于,是不是在前5分钟做了正确的事。
家里有老人的,自己有基础病的,或者经常熬夜加班、压力大的人,务必记住这个顺口溜:胸闷胸痛别硬挺,120是救命绳;阿司匹林嚼一片,硝酸甘油备身边;丹参滴丸别乱吃,急救靠它不靠谱。
图片
我们不能指望一颗小小的丸子,去堵住死亡的脚步。真正能救命的,是对现代医学知识的尊重,是对自身健康的重视,是在关键时刻的科学应对。
你曾遇到过家人或朋友突发心梗的情况吗?如果你在现场,你知道该怎么做吗?你是否也曾误以为丹参滴丸是万能急救药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。
健康声明:本文所提及的症状或机制为相关疾病的可能表现形式,但也可能来源于其他疾病,不能作为确诊标准。如有不适,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不建议自行判断与治疗。
参考文献:
[1]王辰,霍勇,胡大一,等.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[J].中华心血管病杂志,2023,51(12):1073-1086.[2]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.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3年修订版)[J].中华心血管病杂志,2024,52(01):5-22.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鼎盛配资-配资门户网址-炒股杠杆平台-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